湖北日报讯(记者彭一伟、陈杰禄、孔涛、郭辉通讯员)经过夏季的“火热”高负荷运行,湖北电网已开始秋季检修,为冬季用电高峰做准备。 10月27日,我们从湖北国家电网获悉,本次秋季检查中,湖北电网“劳动机械化、智能化瘦身”改造更加明显,劳动强度明显降低,安全系数提高。 “扫描显示均压环上有鲜红色信号,异常放电信号明显。” 10月23日,湖北国家电网特高压公司工作人员对江夏市凤凰山500kV变电站的电气设备进行扫描。五分钟后,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更换了均压环套件,将潜在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以前,这些定义肉眼很难发现这些影响。今年秋季巡检启动以来,紫外线巡检、无人机X射线“缺陷检测”、“激光+无人机点云”等多种智能化手段,让巡检人员“眼花缭乱”。例如,紫外线检查技术使用紫外线荧光镜技术扫描设备,并使用产生的图像来帮助诊断和可视化肉眼看不见的隐藏缺陷。传统上,特高压变电站的检查需要四到六人并持续数天。检查人员依靠眼睛和经验来判断缺陷,检测成功率较低。通过应用紫外线检查技术,只需两个人就可以一起检查所有站内设备。检查次数减少了60%,缺陷检测成功率提高到95%以上,故障管理从被动检测转向早期干预。检验建设变电站和消除关键输电线路的缺陷将节省劳动力,并且不会影响数千个家庭的能源消耗。 10月22日,在500kV中线76号塔作业现场,湖北省输变电公司带电作业团队采用“重型无人机+电动吊装装置”协同作业模式进行带电作业。采用传统的人工爬塔方式,仅需30分钟左右即可爬至工作位置。整个操作通常需要两个多小时,并且需要至少六名操作人员的配合。采用新作业模式后,无人机部署、吊装设备架设仅需15分钟,40分钟即可完成一次作业。整体工作效率提升约67%,现场人员投入将减少40%。秋检以来,国网湖北电力累计完成对全省主要电网进行现场检查和在线检查153次,发现缺陷5985个,发现可解决问题84个。持续的维护和消除隐患将有助于电网设备更好地应对冬季用电高峰的挑战。